片段閱讀專項刷題(10題)
1.從特定意義上說,決策的過程就是搶抓機遇,將可能性變?yōu)楝F(xiàn)實的過程。機遇從來都是公正的,機遇一旦到來,就看誰能審時度勢,及早地發(fā)現(xiàn)它,抓住它;能否抓住它,又關鍵看誰具有立斷立行的智慧和勇氣。凡是決策,沒有不存在風險的,若想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再拍板,恐怕時機早已逝去。
這段文字主要說明( )
A.應該掌握時機果斷決策以免錯失機遇
B.決策者的智慧和勇氣是決策成敗的關鍵
C.有了充分的把握再決策已喪失最好的時機
D.決策者主要考慮如何將可能性變?yōu)楝F(xiàn)實
2.忠?孝?歷來認為,明朝方孝孺做這題目做得好。朱棣篡了侄兒的皇位,當了皇帝,拋了選題給方孝孺解:是跟我走,替我提包,還是跟死鬼走,替死鬼黃泉路上背包?方孝孺選了忠于故主,磨墨大書“燕賊篡位”,擲筆嘯叫:“死則死爾,詔不可草”。結果是連累三親六故,五服十族,千來人陪他死。古人都以為方孝孺忠孝這題目做得好,做得對,做得有氣概,該朱批紅筆,打100分,F(xiàn)在來給方孝孺答題打分,老師您要給他打幾分?我估計現(xiàn)在很多老師會覺得他做得比錢謙益更糟糕:你要做忠義之士,你做就是,何苦要拉幾百上千的生命陪你死?
這段文字意在說明( )
A.自古忠孝難兩全,忠孝這題目真不好做
B.古時,忠獨占人品考核絕大分值,但現(xiàn)在,卻不盡然
C.食人之祿,忠人之事
D.忠,也要看時候、看人、看地點
3.有人說:“三百個齊白石,比不上一個魯迅!贝搜栽鸪瑥姞幾h,很多人對于這兩位先賢的可比性提出質疑:文學和繪畫怎么比呢?但是從社會功能講來,如果沒有魯迅,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會大有不同。美術終究不能像文字那樣直接用語言文字表達作者的思想意愿,并在讀者心中刻下不可磨滅的深痕。例如魯迅小說的《吶喊》《彷徨》的插圖,雖然有助于讀者對小說中的人物、內涵產生具象感,促進對思想內容的理解,但不能代替小說本身。齊白石的畫,以獨特的藝術筆觸描繪了自然與人間的現(xiàn)貨意象。也有對社會不平的尖銳諷刺,但終究不能像魯迅的小說、雜文那樣對社會施以巨大的沖擊力。
這段文字意在說明( )
A.文學和美術有不同的藝術價值
B.美術是一種含蓄、間接的藝術表達形式
C.文學對社會的影響力較美術更勝一籌
D.魯迅在民族性格的形成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
4.自我提升可能是一種被打上“生物遺傳”與“基因性狀”烙印的心理現(xiàn)象,它因具有潛在的適應價值而被保存在人類的基因中。其實,真實、準確的自我認識才是個體獲得幸福和成功的必要前提,一個適應良好的個體應當對自我有著正確的認識,那些頭腦中常存錯覺、不能清醒認識自我的人,往往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侵擾。然而日常生活中,大多數(shù)人都會“透過玫瑰色的眼鏡”看待自己,其典型表現(xiàn)便是尋求積極自我認識、避免消極反饋評價的積極錯覺。而這些積極錯覺和自我欺騙又被科學研究證實是不無裨益的。
這段文字旨在說明( )
A.自我提升不能造就幸福 B.自我提升是種遺傳現(xiàn)象
C.自我提升可能造成錯覺 D.自我提升是一把雙刃劍
5.數(shù)字化革命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就是采用了多利益方共同管理體系,而非基于國家的機構來管理重要的全球資源;ヂ(lián)網本身就屬于這種重要管理體系。它的組成、運營和管理是由一個曾經不敢想象的群體完成的。這個群體包括個人、社會組織、公司和地方政府。然而,沒有一個單獨的政府、國家、壟斷公司,或者政府掌握的機構能夠控制整個互聯(lián)網。
這段話主要說的是( )
A.互聯(lián)網和政府的關系 B.互聯(lián)網的管理特征
C.互聯(lián)網的經濟模型 D.數(shù)字化革命的成果
6.在很多行業(yè),國企高管雖然名義上是企業(yè)管理者,但其實也有著相當高的行政級別。其中相當一部分人,由政府官員調任而來。一些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的民企管理人才,即便才華出眾、能力過人,也不可能找到進入國企管理層的通道,更拿不到豐厚的報酬。實際上,這不僅是對人才資源的浪費,而且不利于國企的未來發(fā)展。豐厚的年薪和崇高的地位,讓國企高管輕松成為精英人士,也在某種程度上,壓抑了一些民營企業(yè)家的創(chuàng)業(yè)激情。
這段文字意在說明( )
A.進入國企高管的通道不是由市場做主
B.國企高管收入存在較大的不平衡狀況
C.國企高管薪資應向社會公開接受監(jiān)督
D.讓國企和民企擁有更平等的市場地位
7.他媽媽教他琴,在弦音的波動中他的童心便發(fā)現(xiàn)了不可言喻的快樂。莫扎特與貝多芬是他最早發(fā)現(xiàn)的英雄。他的自傳里寫著:“我們家里有好多舊的德國音樂書。德國?我懂得那個詞的意義?在我們這一代我相信從沒有人見過德國人。我翻著那一堆舊書,趴在琴上拼出一個個的音符,這些流動的樂音灌溉著我的童心。莫扎特與貝多芬的快樂與苦痛,想望的幻夢,漸漸地變成了我的肉的肉,我的骨的骨。我是它們,它們是我。要沒有它們我怎過得了我的日子?我小時生病危殆的時候,莫扎特的一個調子就像愛人似的貼近我的枕衾看著我。長大的時候,每回逢著懷疑與懊喪,貝多芬的音樂又在我的心里撥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。每回我精神疲倦了,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,我就找我的琴去,在音樂中洗凈我的煩愁!
根據這段文字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( )
A.他在生病危殆時聽莫扎特的音樂,在懷疑與懊喪時聽貝多芬的音樂,這主要說明他對他們音樂的接受是有選擇的
B.他極度愛好音樂,在幼年時音樂便是他的生命
C.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可以治愈疾病疼痛,貝多芬的音樂作品可以解除旁人的苦惱
D.他認為無論是自己的國家還是德國都沒有什么區(qū)別
8.行駛在美國鄉(xiāng)間,望著路兩旁的田野,開闊無邊,正是玉米拔節(jié)勁長的季節(jié),綠葉隨風起伏,浪一樣一直搖曳到天邊,感覺很像北大荒。在這樣的田野中間,常?梢钥吹揭蛔f谷倉,突兀地立著,像一個巨大的稻草人,顯得有些孤獨,垂下昔日的影子,沉吟著懷舊的詩句。這是北大荒沒有的景致。大多數(shù)谷倉為木結構,呈尖頂六邊形,倉頂有的涂成黃色,有的涂成白色或灰色,但四壁一般都涂成紅色,便和綠色的田野對比得色彩格外明亮。想象著如果到了冬天,白雪皚皚中,紅白相映,更會惹人眼目。即使有的谷倉顏色有些斑駁脫落,但依然顯得那樣艷麗。
下列作為文段標題最恰當?shù)囊豁検牵? )
A.遺失的谷倉 B.鄉(xiāng)間舊谷倉
C.寧靜的谷倉 D.落寞的田野
9.我們要清楚,中國的地方債和國外的政府債務的確有所區(qū)別。區(qū)別在于中國政府不是為了消費而發(fā)債。很多發(fā)生政府債務危機的國家,他們發(fā)債多數(shù)是為了支付公務員工資、養(yǎng)老金等開支,錢借來就花掉,不產生經濟效益,屬于消費型債務。目前中國政府發(fā)債,一般都用于投資,屬于建設型債務,比如修高鐵、高速公路、水利設施,債務最終都轉化成了資產。建設型的債務和消費型的債務不可同日而語,由此可見,中國現(xiàn)在沒有爆發(fā)債務危機的可能性。
這段文字意在強調( )
A.中國的地方債與國外政府債務是有所區(qū)別的
B.中國的地方債屬于建設型債務
C.建設型債務和消費型債務不可同日而語
D.中國現(xiàn)在不可能爆發(fā)債務危機
10.網絡的發(fā)展加劇了媒介素養(yǎng)教育的急迫性。基于對受眾、傳媒本質屬性、傳媒生產過程等方面的深入了解,我們才有可能形成對傳媒效果的正確認識,并以之為預設前提對媒介內容進行分析、闡釋和批評。也只有如此,媒介素養(yǎng)教育方能更上層樓,從“識讀”階段進入“賦權”階段,幫助人們近用、善用傳媒,成為積極參與社會事務、促進社會和諧發(fā)展的公民。媒介素養(yǎng)教育不是萬能的,但一定是有益于個人身心培養(yǎng)和社會和諧發(fā)展的。
這段文字意在強調( )
A.對傳媒效果要理性看待,正確認識
B.深入了解傳媒的本質屬性和生產過程
C.理性看待傳媒,提高媒介素養(yǎng)教育
D.善用傳媒,成為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公民
答案: